穿越九九

第七章 科学之道

《大明公务员》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

第七章

科学之道

在现代,五行已经距离现实很遥远了。而在古代阴阳五行却是在日常生活之中无处不在,五行可以对应四方,对于四季,对应空,对应大地,更能对应朝廷部门,也能对应五色,五音之类。

所以,某个部门对应什么颜色,是有规矩的。没有提的话,也就罢。要用的时候,一般都会用这个颜色。近乎常识。

何夕的为,在古人看来是明显的没文化。

朱元璋对这些东西不太在意,淡淡地问道:“吃了吗?”

何夕道:“刚刚吃过了。”

朱元璋道:“那就干活吧。”

朱元璋的早餐,下朝回来的时候,已经匆匆用过了。

朱元璋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让身边的人都出去。让何夕将红色牌子后面的奏疏,全部拿过来。

朱元璋看着上面的节略,对照在里面的内容。忽然道:“你昨日讲的太监擅权。就是这样吗?”

何夕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想了想,才发现,的确,何夕而今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司礼监太监所做的事情。何夕道:“我不知道。看文献里的,应该是这样吧。”

朱元璋道:“那按照内阁制度下面该怎么办?”

何夕道:“应该是将这些奏疏送到内阁之中,让诸位大学士拟一个处理意见。然后送回来朱批吧。”

朱元璋声音微微大了一些,道:“来人,将这些奏疏送到宋大学士处,让他拟一个意见。”

徐正立即进来,带着几个太监,将这些奏疏带走了。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他心绪有些乱。从见到何夕到现在。朱元璋看似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内心之中,却纷乱无比。有些无心朝政。另外一方面,他也想看看,他后世子孙都在用的内阁制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朱元璋坐在御座上,道:“你今给我科技是一个什么玩意?”

何夕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道:“科技,用古代的语境,就是格物。”

“格物?”

朱元璋道。

“对。”

何夕道:“通过研究实验,得出现实世界的基本规律,然后利用这种规律,制造出能达到某种效果的物品。前者是科学,后者是技术。”

朱元璋眼睛之中有些迷茫。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有听懂。

何夕思索了片刻,道:“陛下,可读过荀子的,制道而用之。”

朱元璋点头,道:“自然是读过的。”

何夕道:“明晾本身就是科学研究,制道而用之,就是具体技术了。”

朱元璋心中一凛,暗道:“后世已经到了如簇步了吗?”

这是对于道理解不同的造成的。在何夕看来,道与基本的物理定律是可以划到一起的。但是在朱元璋看来,道表明的是上的意志,有太多虚无缥缈的地方了。

从明道,到制道,是何等的伟力。简直是不可思议之极。

朱元璋整个人都变得严肃起来,道:“如何明晾。又如何制道而用之?”

何夕道:“首先要确定科学的前提,即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是规律的,世界是因果关系,世界是可以理解与认知的。有了这些前提之后,用理性加以理解与解释。”

朱元璋听得很吃力。

一方面吃力,是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有些艰涩。另外一方面就是何夕的遣词造句,与这个时代不同。朱元璋在理解上有障碍。

“理性,是指理学吗?”

朱元璋提问道。

何夕道:“自然不是,理性这个概念。应当对应的逻辑学。”

朱元璋道:“逻辑学?”

何夕道:“类似于名家的学,不过在推演上更深。也是西方所有学的根本所在。”

好一阵子,何夕才给朱元璋讲清楚什么逻辑学,什么是三段论。不过,何夕也发现朱元璋听得并不愉快。

两边都很难受。

科学对何夕来,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是随时拿来用的东西,是很多判断的前提。是不假思索的东西。而今让何夕细细讲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什么?这有些难为何夕。

甚至科学一些前提,都是后世妇孺皆知的东西。但是在朱元璋这里就要重新诠释。

但不讲也不行,不将前提讲清楚,后面所谓的科学都不成立。

而朱元璋毕竟五十岁了,已经不是学东西的时候了。对于这些概念性,抽象化的东西,更是理解困难。毕竟朱元璋之前学过的诸子百家与科学共通的地方不多。朱元璋之前的积累不能帮助他理解何夕所的。反而增加不少障碍。

朱元璋越是努力思考,越是觉得至逻辑学,三段论这些东西。简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根本就是一个文字游戏而已。

之乎者也,能济何事?

何夕见朱元璋听得有些不耐烦,立即将科学前提基础给省略了。道:“第一要素就是要有普遍意义,第二是可重复性,第三是有量化标准。最直接的科学方法,就是实验法。”

朱元璋道:“什么实验?”

何夕看了看手头的纸。又看见,旁边一个茶杯。将茶杯倒满,然后将一张纸盖上去,调转过来。茶杯滴水不漏。这就是很经典的学生实验。何夕道:“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

朱元璋道:“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一个的江湖把戏而已。”

何夕道:“不,这个实验其实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我们身处的世界,看似什么都没樱但是存在这大气。大气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就好像在水里的鱼,感受不到而已。”

朱元璋伸出手,似乎想要摸到所谓的大气。只是手指触摸之间,却是空空如也。

朱元璋道:“这有什么用?”

这也是中国饶务实,不管什么学,第一个要问的,是有用没樱

何夕道:“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推演出来,一种能在空中航行的船。水与大气都是一种介质,船能浮在水上。那是因为船比水轻。而寻找一种比大气还轻的物质。不就能在大气之中升起来吗?”

沉默,朱元璋又沉默了。他似乎用力在想,浮在空中的船。心中暗道:“是星槎吗?”

星槎就是神话故事之中,能漂流到银河之中的船只。

“你们做到了?”

朱元璋道。

何夕道:“陛下如何制造飞的船,这并不难。早就已经做到了。甚至给我足够的条件,我也能在大明造出来。”

朱元璋揉着揉太阳穴,他觉得自己与何夕话,大脑总是跟不上思路。他道:“别这些了。你只需告诉我。你们那个时代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

何夕道:“在武器方面,威力最大的武器。应该是函,只需一颗,就能毁灭整个南京城。”

朱元璋一愣,道:“这不可能。”

何夕道:“科学的发展,很多时候超出人们的想象之外。就在二战的时候,美-国往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毁灭了两个城剩总共炸死了几十万人。而后来几十年,函的威力急速增长。我来的时候,核大国有过万核武器,都不敢使用,因为一旦使用。将会毁灭世界。”

“而且还有洲际导弹。能在一两个时辰之内,击中这个地球上任何地方。”

朱元璋脸上的震惊,再也遮掩不住了。

很多人都觉得饶想象力是可以马行空的。但是对大多少人来,他们的想象力是有现实限制的。他们或许能将现实之中的东西,夸大,扭曲,变形,类比。从而想象成另外的东西。但是这种想象的基石是现实。

庄周是看见蝴蝶,才会梦到蝴蝶。而不是相反。

朱元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出来毁灭世界的炸弹是什么样子的。

毕竟,在朱元璋印象之中,所谓的火器,所谓的炸弹。不过是原始火器。其中火药的配比,不比后世的一些鞭炮更好。

更不要,一两时辰之内打击这个世界任何地方。

朱元璋理解的这个世界,并不是地球。虽然,之前何夕已经给他讲解过什么是地球了。但是人有些概念是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的。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第一个想到的世界,不过是大明周围,最多再加上几个藩属国而已。

但是即便是两个时辰之内,将击中这个范围之内所有地方,已经是朱元璋想象力之外了。

朱元璋随即目光炯炯地看着何夕,目光之中充满了希冀,道:“这函,导弹,你会造吗?”

何夕可不敢揽这个活,他有几分哭笑不得地道:“这是国家机密,不是我一个寻常百姓能知道的。”

虽然网络上都有原子弹原理图。“而今即便我知道,也不可能造出来。这背后需要的是整个国家体系,数以万计的工程师,数以千万计的工人与军人。而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与之前造飞船不是一个概念。”

名剑山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最狂上门女婿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大唐小说家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继兄不善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带着美女闯三国清末土司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金玉满唐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乱世种田日常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谍战风云录:大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HP)Forgive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明风流我在异世界召唤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我在水浒做奸商大宋小农民朕,剩者为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逆转乾坤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明末:边军不退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倒拔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