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九九

分节阅读 31

而是对他们的尊重。”

“妙哉”张旭动容道:“世人都说我张旭狂,在我看来,裴兄才是真的狂,但狂的有理有据。”

说着,他有感而叹:“遇知音也”随即又是大笑道:“都说知音难求,我张旭三生有幸,这两月余间,竟遇两位知音,老天眷我裴兄,我与你同去长安,介绍一位好友酒友与你认识,他是朝廷的太常博士叫贺知章”

正文第十五章梦里长安

裴旻与张旭一并离开解县,由风陵渡口南下,过潼关入关中,顺着官道往东行去,一路上行人遍野,喧闹声吆喝声不断。各路行人往返长安,一眼望去,竟瞧不到边。

这一路南下,裴旻为练骑术多走小道,在无小道可走的时候,也走了不少驰道官道。现今两相比起来,差距完全不可以道理来计。

对于近在咫尺的长安,心中愈期待。

身旁张旭骑着一匹骡子,此时此刻的他与当初的酒鬼判若两人,内穿绛紫长袍,头戴平头小样,腰悬配剑,外罩青色风衣。看上去神采奕奕,比解县初会时的满身酒气,外加一头墨水的黑早已如脱胎换骨一般变了模样,变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儒士。

日前张旭洗漱完毕,换上这身行头后,裴旻险些都认不出他来。

张旭见裴旻表情,会心一笑,道:“我初次走在这条通往长安的官道时,所怀心情与裴兄现在一般无二。想着长安到底有多雄伟繁华,幻想着它的模样。为过来人,这里劝裴兄一句,莫要胡乱瞎想。就算你在怎么多想,长安永远比你想象中的雄伟繁华。”

裴旻略显不信,自己好歹有二十一世纪的见识,长安在如何雄伟能过他的认识不过张旭的话,更让他心中充满了对长安的向往,情不自禁的扬起了马鞭。

小栗毛得到主人的指示,迈开了步伐,加快了度。只是几个步伐,便将张旭甩在了身后。

张旭急得大叫:“裴兄等等我,我这骡子可跑不过你的马”

事实证明张旭的对的,哪怕裴旻在见过东方明珠塔的高耸,见过三峡水坝的壮观,见过胶州湾跨海大桥的神奇,但是跟眼前的长安城相比起来都属于劣质品。

走进长安城的裴旻就如井底之蛙一般,第一次跃上了井口,使之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棋盘式的街道宽畅笔直,左右街道均南北、东西向排列,相互垂直,笔直端正,宽畅豁达。此时此刻的长安城里人口已经过了百万人,街道上一眼望去,至少都能瞧见数个黄碧眼的胡人。尤其是周边的酒肆,各种娇媚的胡娘穿着暴露的外衣,在店外热情的揽客,较之蓟城的妓院都要开放,吸足了过往路人的眼球,不少给勾魂夺魄的男子情不自禁的往店里钻去。

最令裴旻佩服的是设计长安的工程师将每一个街道的排水系统以及绿化都设计在内,全城每一条街道两旁都有排水沟,四周还种植着槐榆,现在是冬季,树叶早已凋零,但可以想象,春夏之际是如何的绿树成荫。

这个尚未有工业化学污染的时代,都如此注重环境绿化,足可羞煞后世。

走在这长安的大街上,裴旻由衷体会到了古代人的伟大。如此伟大的国渡,如此伟大的国家,焉能不利于世界之巅,享受四方来贺

裴旻突然有点热血上头,想着若能以己之力,让盛唐更为强盛,不再有吐蕃为患,不再有突厥袭扰,不再有怛罗斯之败,甚至不再有安史之乱,让盛唐多延续百年,那也不枉自己来这世界走上一遭了。

裴旻左瞧右瞧看的目不暇接,张旭领着路却走的极快,不知不觉已到城西贺知章所在的长街。

领路的张旭突然顿住了脚步,古怪的看着前头。

裴旻往前望去,却见前方门庭若市,诸多年青文士手持卷稿,列队交予一管家似的人物。

张旭想了想,竟然调头便走。

裴旻不明所以,正待询问。

他们身后迎面过来一小队人马,为一人是一个中年官员,他见张旭登时翻身下马,小跑着来到张旭骡子前,伸手捉缰道:“张兄哪里走,即来我府前,哪有放你离开的道理。走,与我回府,我们再喝上三百盅,同求一醉。”

说着他拉着缰绳,不等张旭回绝,再度调头。。

裴旻打量着那中年官员,毫无疑问他应是贺知章。对于贺知章,裴旻算得上是久闻大名,他最喜爱的诗人杜甫便有一诗,叫做饮中八仙歌。说的正是间长安市上的八位嗜酒的酒鬼,当时人称酒中八仙,其中位列第一的便是贺知章,而刚刚与他结交的张旭,也是其中一仙。

贺知章身形高瘦挺拔,眉清目秀,但眼角已出现微微的皱纹,左右唇上八字胡外翘,下巴胡须垂下如杨柳长至胸膛,一身整齐的官服,显得格外有精神。

裴旻下马揖道:“晚生怀柔裴旻,见过贺博士”在唐朝其实并不流行称呼官员为大人,真正用到大人的地方只有一个,父亲大人,乱叫大人有乱认父亲的感觉。称呼一般官员通常的姓外加他的官职,或者尊称某公,就如王羲之,世人多称他为王右军。

裴旻并不知贺知章已经提升为考功员外郎,只以为他还是张旭口中的太常博士,遂叫他贺博士。

贺知章怔了怔,多看了他两眼,颔笑道:“随我一同回府。”

府外一群投送行卷诗的学子见贺知章竟为张旭持缰而行,看呆了眼,纷纷让开道路,恭称:“贺公。”

贺知章颔一一回礼,却也不多做接触。

入得厅堂,贺知章方才大笑道:“酒友来了,岂能无酒。来人,烧酒,我要与张兄与他新结识的小兄弟,痛饮三百盅。”

张旭却意外道:“酒不忙喝,贺兄且看我这字如何”他说着自得的将自己的力取出,递给贺知章。

贺知章慎重接过,打开字帖,看着气概雄浑的秦王赞,竟是呆立当场,眼中震撼,一览无遗,短短二十余字,他反复来回看了十数遍,长叹道:“张贤弟下笔如神,为兄服气了,自愧不如。”

他顿了顿道:“贤弟,为兄爱煞了这字帖,不若送给为兄如何”

张旭自得的大笑道:“老哥哥这是晚了,好贴赠知己,这秦王赞我早已决定送给裴兄,只是特地拿来给老哥哥瞧一瞧的哈哈”

正文第十六章裴旻论证

贺知章看着张旭得意的模样,顿时为之气结。

裴旻起初不明所以,瞧着张旭的自得,贺知章的笑怒,想着他们同善草书,个中缘由以猜了不离十。

正如他所想,贺知章、张旭在月余前以酒结识,彼此以酒会友,好不自在。多番接触,他们现彼此在书法一道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同擅草书。贺知章擅长的是草隶,将行草书的笔法融于隶书之中,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章草、今草,是充满着魏晋风骨的书法。而张旭的草书,是为狂草,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

两种草书各有千秋,而贺知章、张旭又是彼此领域的巅峰人物。便如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般,同样优秀的书法,实在难分第一第二。他们都觉得自己的书法,胜过彼此一筹。为此常在酒甜耳热的时候,争辩的面红耳赤,甚至不欢而散,谁也不服谁。

张旭在裴旻的帮助下,创出凭生力,这秦王赞有气盖山河的豪迈。他早有将秦王赞赠给裴旻的想法,但念着与贺知章多番在书法一道上的争论,特地拿来显白显白,要让贺知章心服口服。

贺知章看着秦王赞爱不释手的叹道:“这书帖中有着气吞山河的凌冽气概,想必是裴小兄弟的功劳吧。张贤弟的笔力奔放豪逸,笔锋却偏于山水柔软,若无机遇,怕是没有此番转变。”

张旭笑道:“让贺兄说中了,裴兄的剑法如神,我虽不懂剑,却也能看出他一剑一式,犹如神助。从他的剑法里得我草书之神,书法大进。”

裴旻还是第一次听张旭说这话,不由目瞪口呆,记忆里张旭似乎因为看了公孙大娘的西河剑器方才感受到草书之神,成为继往开来的草书大宗师,怎么现今变得从他的剑法里感受草书之神了意外,还有一点点惊喜。

突然贺知章、张旭同时耸动着鼻子,两人不约而同的往厅内走去。

贺知章见裴旻未动,拉着他道:“走,进屋喝酒去。裴小兄弟记着一点,我贺知章交友,不论身份学识才略,唯独不能不会饮酒。你若滴酒不沾,贺某便立刻下逐客令了。”

裴旻笑道:“就只怕不够喝”他并不好酒,可酒量天生,犹记得在后世第一次喝白酒时,五十几度的四特喝了一斤多,面不红心不跳,宛若没事一般。唐朝的酒到顶不过二十余度,真要放开来喝,六七斤绝无问题。

贺知章眯起了眼睛,道:“此话大善。”

说着,邀请他入厅同饮。

两位书法大家针对书法一道,展开了讨论。

贺知章今年五十出头,张旭也将近四十岁,他们各自在书法上侵y数十载,论书底经验,远不是裴旻所能比的。尤其是草书一道,他更是接触的少,几乎插不上话来,但只听他们讨论,裴旻便有着受益匪浅的感觉。是故毫不觉厌烦,反而听得津津有味,极其入神。偶尔有所感悟,插两句嘴也能得两人另眼相待。

酒甜耳热,张旭笑道:“贺老哥这是高升了今日见你府门门庭若市,我都不敢上门拜见了,免得有心人说我巴高望上。”

贺知章怒道:“贤弟此言差矣,酒桌上哪有身份贵贱,你我以酒结交,谁敢多言再说,贤弟才华横溢,学识渊博,陛下求才若渴,若非我官卑言低,岂能不向陛下举荐贤弟。”

张旭摇头道:“做官太受约束,非我所愿,还是免了。倒是你若真有机会,可以举荐举荐裴兄弟,老哥哥别看裴兄弟年轻,这几日我与他日夜相伴,畅谈古今。论书法一道,他是逊色我许多,但比见识广博,治世经略,绝非我所能比。文治武功才是他的长处,比起我们小众才略,他方是真正大才。”

贺知章意外的瞧着裴旻。

裴旻也想不到张旭对他评价,竟然如此之高,忙道:“张兄缪赞。”

贺知章沉吟片刻道:“缪不缪赞,一试便知。陛下身负雄才,雄心壮志,不输我朝太宗皇帝。他初登大宝,有改制之心,意图除去前朝弊端,立志重振我大唐雄威,再现太宗高宗四方来贺之伟业。小兄弟,若依你之见,应当从何处下手”

“军治”裴旻想也不想的说了这两个字。

贺知章皱眉不解。

裴旻道:“我一路南下,行程万里,途径上百村县,一路所见,百姓虽不富裕,却能安居乐业。可见朝堂上的韦武之乱,虽扰乱朝纲,祸害甚大,但并未真正波及天下百姓。百姓最是淳朴不过,他们所思所求莫过于衣食无忧。只要不饿死不冻死,即便苦点累点,都无怨言,足见我朝目前对于天下百姓的治理还算到位。让百姓过得更好一些,确实是朝廷应该谋划之事,却非当务之要。”

贺知章点了点头,张旭也很是赞同。

目前大唐沿用的依旧是武则天遗留下来的政策,武则天此人善于权谋政治,军事上虽惨不忍睹,然治世一方,她任用狄仁杰为相,确实改善了民生,稳定民心,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裴旻续道:“然而府兵却是不同,府兵制的败坏,已成肘腋之患。目前府兵逃散日渐增多,均田制的破坏,又使得百姓不愿意应募,缺少有效兵源,致使各地府兵素质极其低下,上了战场的他们,便如待宰的羔羊,完全无反抗之力。我大唐昔年之所以能够傲视天下,除了名将辈出,还有骁勇兵卒以为后继。想想太宗时期:破突厥之战,我大唐十万劲卒,胆敢深入草原与颉利二十余万劲旅决战,破薛延陀之战,我唐军十二万立克薛延陀二十万大军,总总战例,数不胜数。皆因我大唐兵卒之勇,胜于异族;兵甲之坚利,胜于异族;将帅智勇也胜于异族,是故以少胜多,可称家常便饭。而如今几千骑兵却能深入我大唐境内,耀武扬威,非数倍以上的军势,不敢与战,羞愧先人。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想要大唐重现昔日辉煌,军制之改,当其冲。”

正文第十七章兵制说

裴旻这番言论是他结合古今知识,根据记忆中的一篇关于大唐府兵制的论文来说的。在他记忆中自己曾经看过一篇论文,是谁写的早已忘记,只是依稀记得点点内容。当时他觉得甚有道理,如今他回到这唐朝,联系实际情况,更加有了这个念头。

像李翼德这样憨直的人物,连他都不愿意去当府兵,稍微有脑子的人,岂会傻傻的应募从军

府兵制之所以在唐初吃香,实在是因为当初的环境所致:杨广引的隋末大

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剑圣》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谍海无名我家娘子太体贴乱世种田日常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明末:边军不退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大宋小农民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在三国逆转乾坤玄天宗修行记事继兄不善清末土司王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最狂上门女婿我在异世界召唤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朕,剩者为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春枝缠我在水浒做奸商谍战风云录:大宋朕,乃万岁!(HP)Forgive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带着美女闯三国倒拔三国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