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九九

分节阅读 74

《开着房车回大唐》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

“哦。”

李浩点了点头,又道,“那或许尊师跟那个道士有些渊源吧,对了,你刚才说你师父生前,尊师已经驾鹤了”

“应该是吧。”

陆云轻叹一声,抬头看天,似乎这样才能显示他内心的忧伤。

“别装逼了。”

李浩在他胸口不轻不重地打了一拳,问道,“死了就是死了,没死就是没死,什么叫应该”

陆云道:“那是十年前的事了,我师父一直带着我们师兄妹三人隐居关外,有一天,一个黑袍人忽然来访,似乎是师父的故人,那黑袍人十分神秘,我师父是当世有数的高手,但却似乎对他十分忌惮,他和那黑袍人在房中谈了一夜,第二天,黑袍人便离开了,黑袍人走后,师父把我们师兄妹三人召来,对我们说,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出去一趟,倘若十天之内回不来,那就说明他死了。”

李浩闻言不禁皱眉:“既然那事如此危险,那就别去啊。”

“我当时也是这么劝的。”

陆云无奈摇头,“可是没有用,师父说事关天下苍生,他非去不可。”

“哇,天下苍生啊”李浩很夸张地叫起来,然后忽然一个不屑的眼神,“你师父真能吹牛逼。”

“不许诋毁我师父”一向对李浩十分顺从的陆云忽然发火,怒目瞪视李浩。

李浩吐了吐舌头:“好吧,我错了,我道歉。”

陆云知道他嘴贱,既然已道歉,他也不过分追究,继续道:“其实,我师父之前便说过,他之所有远遁关外,就是为了躲避一个人,那个人武功在他之上,尤擅阴谋,最可怕的是,那人似乎是妖魔转世,可以长生不老现在想来,极有可能便是那神秘的黑袍人。”

“啥玩意”李浩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了,

瞪眼叫起来,“你师父怎么不说他青面獠牙,两只眼睛像灯笼那么大呀”

“我就知道你不信。”

陆云无奈挑眉道,“我师父说那个人跟他同年,然而四十多岁的时候,那人看上去还是和二十出头的少年郎,一点也没有老。”

李浩闻言一惊,唐朝人寿命不长,四十多岁的人基本已两鬓斑白,渐显老态了,如果一个四十多岁的人看上去还像二十岁,那么就很不正常了。

惊讶之后,李浩还是觉得不太可信,咂吧了一下嘴,斜眼望着陆云,问:“你师父的话,靠不靠谱”

陆云非常严肃地说:“我师父从不妄语。”

李浩咂了咂嘴,没有多说什么,反正这种事,他不太相信,但陆云如此笃信他的师父,他也不好跟他争辩什么,只能选择了沉默。

陆云想了片刻,忽然开口道:“少爷,你师从南陀山”

李浩闻言浑身一震,讶异地望着陆云,虽然他没说一个字,但那脸懵逼的表情已经汇成了一句话:“你特么怎么知道的”

“果然如此。”

陆云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然坏笑道,“那我就是你师兄了。”

听到这话,李浩终于明白了,闹了半天,陆云跟自己是算是同门,那陆云的师父和至元真人是师兄弟,那按照辈分来说,图兰朵还比自己低一辈呢,乱套了,他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酝酿了许久,他才道:“我师从南陀山这件事,不要对任何人说,包括图兰朵和她爹。”

陆云似乎知道鬼谷一脉的忌讳,十分郑重地点头:“你放心,我会守口如瓶。”

李浩其实也很困惑,为啥不能暴露自己的师门,难道至元真人是反贼

就在这时,门房王三忽然急急忙忙跑了过来,一见面便激动道:“少爷,宫里来人了”

“哦,终于来啦,开中门,迎”李浩挑了挑眉,他早算准了李世民会召见自己,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为了倭国使者的事情。

这次来的是个小太监,李浩没见过,一进门后,小太监便捏着尖嗓门叫起来:“传陛下口谕,蓝田县男李浩,即刻入宫面圣”

“微臣领旨,叩谢圣恩”李浩行完大礼便起身,和那小太监寒暄了几句,然后便备马随之前往太极宫面圣。

就在李浩刚到太极宫外之时,李世民正在甘露殿召见太史局将仕郎李淳风,李淳风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天家,数学家,道家学者,精通天文历法,阴阳之说,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这么一个有才的人,却只当了太史局将仕郎的官,屈才。

太史局是什么机构呢,是专门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监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司等,做的事情挺多,但就是不能干预朝政,总之是个没前途的官署。

李淳风算是太史局里比较牛逼的,因为他本事大呀,传闻贞观十年开春之时,李淳风曾上书李世民,说今年是个旱年,关中或有旱灾,希望李世民能做好防灾准备,李世民认为这只是李淳风的猜测之言,所以并没在意,没想到那一年关中果然出现了旱灾,若不是李浩发明了风力水车,很有可能要酿成大灾祸了。

从那之后,每年年末,李世民都会传召李淳风,让他推衍预测来年大唐的运势,今天他召李淳风前来,就是为了测一测来年大唐是否风调雨顺。

李淳风在甘露殿觐见李世民,并奏报来年大唐无较大天灾,李世民龙心大悦,另外几个大臣也在场,纷纷表示为陛下贺,为大唐贺,反正这是个拍马屁的好时机。

这时,殿外来山呼:“蓝田县男李浩到”

李世民大手一挥:“宣”

“宣蓝田县男李浩觐见”

李淳风很识相地退到一边,李浩踩着小碎步进了甘露殿,入殿后行礼山呼,李世民抬手:“诗狂,起来回话。”

“谢陛下”李浩谢礼起身,顺便掸了掸膝盖上的灰尘。

按说这是一个有点无礼的动,不过李世民看了却暗自点头,因为这也证明了李浩率真,不虚伪,他喜欢。

“诗狂,可知朕传召于你所为何事”李世民又开始这老套的台词。

李浩很反感,但还是必须按套路来:“微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不悦道:“知道就是知道,莫要装糊涂。”

“尼玛,这货不按套路出牌”李浩心中暗叫,“既然他都不守规矩了,那我也懒得配合了。”

于是他便道:“微臣思来想去,私下猜测,看书陛下传召微臣,想必是为了倭国称臣之事。”

“正是此事。”

李世民缓缓蹙起了眉,冷冷道,“昨晚,房仆射和长孙司徒长孙无忌官居司徒深夜见朕,皆是因为你的一席话,朕也因你的这番话而彻夜未眠,今日一早便宣你入宫,现在,你给朕好好说说,称臣纳贡当真不可取吗”

李浩早就猜到他会这么问,躬身行了一礼,然后缓缓道:“陛下,称臣纳贡自然可取,国家威望是十分重要的。”

“哦”李世民两条眉毛渐渐拧起,“那你昨日所说之话都是妄语不成”

“也非妄语。”

李浩不慌不忙地解释,“称臣纳贡虽然可取,但如今咱们大唐的方法不对。”

“哦如何不对了”李世民问完之后忽然又道,“且慢,正好太史局将仕郎李淳风今日在此,来人,赐书案纸笔,记录奏对”

李浩闻言一惊,没想到今日要奏对,那可是要载入史书的,更惊的是李淳风在这里,那可是历史上的一个神奇人物啊,传得神乎其神,更有民间传说他是得道仙人,今天终于可以看到本尊了。

李浩转头朝两旁看了看,很快便找到了李淳风,三十多岁,身材清瘦,脸有点长,胡须也挺长,穿着一身深蓝道袍,看上去确实有点高人风范,当看到李浩在看自己的时候,李淳风回以一笑,还主动朝他拱手,李浩也挤出一个敷衍的笑容回礼。

很快,书案纸笔都到了,李淳风执笔望着李浩和李世民,等待记录他们的奏对内容。

李世民缓缓摊手:“诗狂,说吧。”

正文一百章:甘露殿奏对

“是”李浩躬身一礼,然后正了正束冠,表情变得格外庄重,“人有生老病死,国有鼎盛衰亡,此乃天道,不变之理。”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当着李世民的面说出国有鼎盛衰亡这句话,胆子很肥啊,不知道这是每个皇帝的忌讳吗,至今为止,也就只有魏征说过类似的话,就连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三缄其口,没想到李浩今天竟然说出来了。

李世民显然也没料到李浩这么猛,愣了一下之后,缓缓蹙起眉,随即又缓缓展开,点头道:“诚然,古往今来,从未有一个王朝能过千年。”

所有人再惊,原以为李世民会发怒,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赞同了李浩的话,什么是明君,这就是明君

李浩继续道:“大唐而今鼎盛,只是表象,一场天灾便可使陛下彻夜难眠。”

他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李世民登基这么多年了,从不害怕任何敌人,因为他自己就是世上最强大的人,任何敌人最终都会被他斩杀,然而,他害怕天灾,那是不可抵抗的力量,每次天灾降临,大唐百姓就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不过还好,最近几年没怎么出现大的天灾,仅有的两次天灾都被李浩化解了,这是值得欣慰的事,但李世民也不敢太乐观,因为他知道李浩虽然有本事,但也不能过多的依仗他,毕竟他只是一个十七岁的骚年,总有他无法应对的事。

李浩悠悠道:“微臣以为,倘若哪天,大唐百姓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即便天灾骤降,万民也不会流离失所,食能果腹,这才是真正的强盛”

李世民闻言露出神往之色,缓缓叹道:“此等强盛之世,只怕朕有生之年都难看到。”

李浩展眉道:“既是如此,那么大唐便不算真正的鼎盛无敌,属国进贡,就不该双倍回赏,此乃以大唐百姓之财养异国番邦之举,微臣不敢苟同。”

李世民没有表态,只是淡淡道:“还有呢。”

李浩又道:“属国引进我大唐文化,学习大唐的农耕工艺,美其名曰仰慕大唐繁荣,与有荣焉,微臣以为,大唐礼教可传播诸国,以广吾皇教化,然农耕工艺乃强国之本,不可外传,兵圣孙子有云,国之利器,不示于人,望陛下明鉴。”

李世民仔细想了想,问:“那以诗狂的意思,对待称臣属国,只传礼,不传技,纳贡还赏,绝不可多,是不是”

“然也。”

李浩长身一揖。

李世民点了点头,问:“那,依你的意思,也是这般对待倭国使者”

“非也。”

李浩直起身来道,“陛下,倭人属狼,与别国不同,只可让其称子,不可称臣。”

李世民早料到他会这么说,毕竟长孙无忌他们已经跟自己说过,然而他还是做一下态,装惊讶模样,道:“称子只怕倭人不会答允,提出如此苛刻要求,届时有失大唐天国颜面。”

李浩失望,李世民还是太在乎什么大国颜面,也难怪,天可汗的帽子既然戴上了,他又岂会舍得摘下,历代君王都是极重名声的,好在李浩早就准备好了对策,缓缓道:“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倭国民生艰难,动乱不止,倭国君主也不得安心,既然如此,咱们可许其诺言,只承认现任倭国君主与其血脉后代,若现任倭国王朝有倾覆之危,无论内忧还是外患,我大唐皆会出兵驰援,有此条件,倭人必会答应。”

李世民闻言沉吟了片刻,觉得这个条件确实不错,可以一试。

这时,李浩又补充道:“陛下,倭国野蛮,我大唐可传其正宗儒家礼学,以开其智,微臣以为,国子监祭酒孔大人乃绝佳人选。”

“嗯”李世民闻言双眉一挑,狐疑地看向李浩,他知道李浩跟孔颖达有过节,然而现在李浩却忽然把这么重要的差事推荐给孔颖达,是何居心,有点耐人寻味。

李浩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居心,就是想让孔颖达传倭国人一些儒家礼学,中国古代森严的礼教明明阻碍国力和科技的发展,偏偏各个王朝却认为礼教是立国之本,为何因为礼教森严的管束力可以维护一个王朝的江山稳固,所以礼教深受各代君王的喜爱,达到爱不释手的程度,呵呵,孔颖达,你去祸害日本人吧,你会名垂青史的。

李世民和在场的大臣自然不认为礼教不好,况且,礼教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本来就是个好东西,只不过后世的人眼光比较务实而已,所以他们都觉得李浩这次很大度,居然推荐了孔颖达做异国教授,实在有点诧异。

原本以孔颖达的官位和威望,这种事根本不用他出手,然而李世民今天心情不错,爽快点头道:“准奏”

李浩好开心,开心得咧嘴笑起来,笑得

醉卧花间.C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春枝缠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最狂上门女婿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乱世种田日常(HP)Forgive我在异世界召唤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谍海无名倒拔三国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玄天宗修行记事大明风流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清末土司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宋小农民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朕,乃万岁!金玉满唐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臭县令朕怀孕了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明末:边军不退朕,剩者为王继兄不善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我家娘子太体贴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