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这么肯定”皇帝深邃的眼睛突然散发出明亮的光芒。
一时间,文武百官的目光齐齐聚集到了唐宋身上,唐宋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在朝廷上备受瞩目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煎熬的原因。
原本以为有一天自己功成名就、开疆拓土之时,在这个的朝堂里能谈笑风生、笑傲群雄,可是
唐宋再一次深刻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感受到犹如日头一般炙热的目光,唐宋抬头挺胸,义正言辞的说,“我也是感觉”
“啊”
“扑通扑通”
“感感觉”如果不是因为在朝堂的话,唐宋相信皇帝一定会抬脚踢死自己。
“对陛下,这种事情不能偏听偏信,万一有人居心叵测,可就败坏了陛下的英名了,所以此事应该全面调查”唐宋说到有人时,眼光直直的盯住了冯绍卿,意思很明显,有人说的就是你
冯绍卿顿时急了,“你大胆”
“你放肆”
唐宋不喜欢得罪人,但也不会怕任何人。
冯绍卿横唐宋更横,唐宋迈开一步指着冯绍卿的鼻子厉喝了一句,气势磅礴。
“你”
冯绍卿被镇住了,文武百官都被镇住了
皇帝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但却没有说话,依旧看着唐宋。
唐宋冲着皇帝一行礼,“陛下还没有否定我的话,冯大人就急着跳脚,是怕陛下处事不公还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唐宋的话一字一句犹如重锤一下一下的敲在了冯绍卿的心上,任他围观十数年依旧心惊胆寒,冯绍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慌不迭的道,“陛下恕罪,臣一时心急,有违臣礼冒犯圣驾”
皇帝摆摆手,脸色和蔼的说,“冯爱卿不必如此,你的为人朕和各位爱卿都心中有数,你不必自责,你起来一旁候着。”
冯绍卿一愣,忙谢过了皇帝,无可奈何的立在了一旁。
“各位爱卿对唐宋的意见有什么看法查还是不查”皇帝安抚了冯绍卿之后,目光转向了众位大臣。
大臣们见皇帝提问,一个个互相看看,想琢磨琢磨皇帝的意思。
一时间,皇帝看着百官,百官互相看着。
场面的沉默很快打破,楚三海说话了,“陛下,臣认为此事没有什么调查的必要,很明显,此事就是这个叫李白的学子舞弊,直接处置就可以了,跟别人没有关系。”
楚三海说完,一声不吭的退回了队列。
百官再次傻眼了:好你个楚三海,知道你跟唐宋关系好,你也不用这么明目张胆的维护他吧好,你不让查,我偏要查
“陛下,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不但要查,还要彻彻底底的查”说话的是礼部尚书。
“臣附议”这次是侍御史。
“臣附议”中书令。
“臣”民部侍郎。
唐宋脸上没有表情,但前胸后背都流满了冷汗,不是害怕,而是被雷的:“楚大哥我啊楚大哥,你老人家的人品也太菜了你到底得罪了多少人啊,提个建议就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
唐宋不知道楚三海是脸皮厚还是反射弧比较的扭曲和漫长,百官的反对声已经一片了,他还是稳坐钓鱼台,垂手低手,一句话都没有说。
“楚爱卿,这事既然众爱卿都觉得有必要查,那就查吧”皇帝和颜悦色的、有些难为情的对楚三海说。
楚三海见皇帝这么给面子,也只好点头,随即马上又摇头,“查可以,不过臣还有个要求”
“你说。”
皇帝说。
“臣认为此次调查派给谁都可以,就是不能给唐宋,他身为嫌疑之人,不适合参与此事。”
楚三海答道。
什么还想着维护别人
“臣以为唐宋是最合适的人选”还是侍御史。
“唐宋聪明伶俐,足智多谋”中书令。
“认真负责可堪大任”民部侍郎。
好吧,说话的官员连顺序都没有变化,话里话外只有一个意思:唐宋领头调查,没有半点问题。
百官内心的意思也是出奇的一致:凡是楚三海认可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楚三海反对的,我们一定认可
“好,顺应大家意愿,此事就由唐宋出面调查,三天为限,期间库房、档案处等不得阻拦唐宋的进出,一律予以配合。另外此期间李白等人一同送至翰林院,三天后殿试再举行。”
皇帝一锤定音,决定了此事。
下朝之后,唐宋一边走一边思索:此事涉及两个人,李白还有那个叫张士贤的学子。
李白嘛,皇帝说了不让接触,剩下就只好从这个张士贤入手了
“唐宋”
身后一声呼喊打断了唐宋的思绪。
唐宋停下脚步,转身笑着说道,“楚大人”
楚三海点点头,快走两步赶上唐宋,两人并肩走着。
“楚大人,刚才多谢你了”唐宋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
“嘿嘿,谢我什么谢我跟你唱反调”楚三海嬉笑道。
楚三海容貌虽然猥琐,但唐宋觉得这人的内心比任何人都高尚。
“楚大人反对我,跟我唱反调其实是为了帮我如果楚大人第一个出来支持我,那么以楚大人的人品势必满朝文武都得反对我了吧”唐宋说完就笑。
楚三海一愣,喳吧喳吧嘴说道,“我怎么听着这话这么别扭呢”
“哈哈哈哈,楚大人就不要别扭了,楚大人此番的恩情我一定铭记在心,此情容后再报”唐宋看着楚三海哭笑不得的脸,终于大笑出声,惹得下朝的官员们纷纷侧目望来。
走了几步,楚三海说,“这件事你打算怎么着手”
唐宋答道,“不让我接触李白,我只能从张士贤着手了”
楚三海点点头,“不错,可以从张士贤此人入手,也可以从那张考卷入手。”
“张士贤的考卷”唐宋反问。
“对,人是活的,有手有脚,考卷是死的,有时候死的反倒是容易对付一点。”
楚三海说完,快走几步离开了皇城,只留下了思索的唐宋。
唐宋决定听楚三海的建议,人卷都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回到武国公府,武国公等人已然是知道了这件事情,本来还有些担心,毕竟唐宋原本就牵扯此事,如今又多了一个调查的职责,可谓是双重压力。
但看到唐宋轻松的神情,武氏父女也就放下心来,毕竟所有人对唐宋的才能智谋还是很放心的。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唐宋就直奔吏部,打算从档案馆查查这个张士贤。
吏部档案馆保存着科举实行一来学子的资料,包括籍贯族谱、科举名次、仕途履历等等,可以说,只要是参加科举了,哪怕名落孙山了,档案馆都有记载。
如果张士贤真的能出咏庐山这等诗赋,想来才学定然不一般,说不定是金榜题名了,虽然朝廷没有这个人,但说不定外放了呢
所以唐宋觉得档案馆应该会有张士贤的资料,找到资料确定诗赋者真伪,以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李白清白,皆大欢喜;李白弊,唐宋跟着李白一起倒霉。
来到档案馆折腾一上午,唐宋再次体会到那句很现实的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唐宋翻遍了整个档案馆的角角落落,发现根本没有这个叫张士贤的资料,不但没有张士贤的资料,就连什么张土贤、章士贤的都没有
什么情况为什么没有这个人
“大人,这些档案有没有遗失或者发生走水什么的”唐宋问。
档案馆的管事是个五十岁的老头,头发花白、老眼昏花,看人都得眯着眼。
老头告诉唐宋,“你这是污蔑我的能力以及操守我很肯定的告诉你,这里面的档案连张角都没有少过”
唐宋安抚完老头,连忙告辞出来,脚步匆匆的以至于在门口差点跟个年轻官员相撞。
“得罪”唐宋拱手行礼。
“没关系”年轻官员客气回礼。
唐宋接下来打算去卷库一趟,所以也就没有多客套,转身向外走去。
“大人唐宋大人请留步”
唐宋走到离档案馆五十步的地方时,后面有人喊了一句。
唐宋停下脚步回头望去,只见刚才那位年轻官员又匆匆的跑了过来。
“你是找我的”唐宋问道。
年轻官员喘了两口气平复了一下呼吸,这才说道,“大人是想找张士贤的资料吗”
“恩,是你是怎么知道的”唐宋好奇的问道。
“我的夫子说的”年轻官员一边说一边指指档案馆的大门。
原来里面那个生气的老头是此人的夫子。
“哦,档案馆没有,看来我还得另想办法。”
唐宋有些失望的说。
年轻官员欲言又止,最后说了一句让唐宋激动不已的话。
“大人,恩这个张士贤,我认识”:
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第一时间更新《极品姑爷》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