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城隍庙》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
一老一少便听见了远处传来的脚步声,一个看起来十分年轻,却显得有些老重持成的人走在前面,身后跟着两个披甲人。
“老丈,你急着找我朱元璋,是不是我手下的兵士糟蹋你家的粮食,或者猪羊了,所以你来告状”刚一见面,朱元璋便笑着开口说道,浑厚的声音中蕴含着让人极度信服的力量,听在心里感觉暖暖的。
一老一少,见这青年自称朱元璋,也都有些吃惊,还是反应了过来,起身上前就要行跪礼。
还未等两人近身,朱元璋身后的两人刚欲拔刀,却被他一个手势制止了,又上前拖住老者刚欲下坠的身体。
这才来到石桌前坐着说话。
“好叫将军知晓,老朽乃是应天府城郊城隍庙的庙祝,老秦头,此次前来乃是受人所托,前来带一句话与将军。”
老秦头说话间,眼神一直盯着眼前这青年将军的脸,见他黝黑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竟让人心中升不起其他恶念来,不由得有些称奇。
“哦老丈受人之托给我带句话不知是什么话”朱元璋听后,脸上神色依旧,心中却在猜测,这老者是不是郭天叙,或者自己那位义父郭子兴派来敲打自己的呢。
老秦头看了看朱元璋身后两人,脸上有些为难,迟迟不肯说出话来。
朱元璋有些好笑,这才让身后披甲带刀的两人退下。
“老丈,这下可以说了吧。”
朱元璋依旧笑着。
“不瞒将军,近些时日以来,我一直在这一代打听将军的名号,但是一直没有消息,自从您开了凤阳县城的粮仓救济百姓之后,这才找上门来。”
“哦原来不是郭天叙派来的人”朱元璋心中有些疑惑,猜想着眼前这老者的来历。
“近些时日,将军这里恐怕缺粮食了吧”老秦头话音刚落,前一刻还在猜测的朱元璋眼中突然显出一股凌厉又略带杀气的目光,对面老秦头的小儿子受不住这目光,竟然一下子滩坐在地上。
“呵呵,朱将军不要误会,听完老头子的话再计较也不迟,还是回归原题,我身后之人让我带句话给您,等您做出反应了再谈接下来的事情。”
老秦头见朱元璋的眼神有异,浓眉大眼,再配上他略显魁梧的身体和浓郁的血腥煞气,这目光一般人还真受不了。
不过老秦头也不算普通人,自从被城隍张一仙开了“天眼”之后,不仅修为增加了不少,一路上也没少见一些孤魂野鬼之类的,不仅眼界开阔了不少,就连胆色也远非寻常人可比,再加上他活了几十年的时间,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吓到的。
“说来听听,这般一来,我到真有些好奇是什么话了。”
朱元璋的目光又变得温和,仿佛先前那个人不是他一般。
老秦头略显老态的脸上笑了笑,也不急着开口,而是喝了一口显凉的茶水,这才缓缓开口说道:“来之前,那人让我观察观察你,如果你有能力,那就资格听这些话,如果能力,我此刻也就不会在这里了。”
“那人要我带的话不多,就九个字而已,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老秦头一口气说完,又低头喝了一口茶水,也不去观察朱元璋此时的表情,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等着。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妙果然妙不可言”朱元璋先是自言自语了一番,而后更是狠狠拍了几下自己的大腿,一下子站了起来,看着依旧老神在在的老秦头,一下子跪了下去。
就这一瞬间,老秦头古井无波的脸上显露出惊讶的神色。
他没有想到,当初城隍爷说,自己说出这句话之后,那人肯定会像自己下跪的,没想到如今成真了。
“求先生助我”
朱元璋跪伏在地,双手手掌合拢在额头前方,眉心抵着手背,这礼数不可谓不贵重。
老秦头连忙起身将他抚了起来,他可不敢自持身份,况且,眼前这个朱元璋可是城隍爷一直托自己寻找的人,他的身上必然有城隍爷看中的东西,如果说以前老秦头还不会关注这些,但是自从他开了天眼之后,不仅头脑没有丝毫阻滞的感觉,反而还觉得十分灵活,看事情也更加深入。
“起来,起来,这可使不得,这种大礼可折煞老朽了。”
老秦头嘴上恭维,又将一脸恭敬,真诚之色的朱元璋扶了坐下,这才开口说道:“此次前来,本也不报多大希望,奈何因人所托,而且一路上还时常听见将军美誉,如今亲身一看,果然与传言一般。”
“别说是老朽受人之托,就是冲着将军对待百姓的这些善举想来也能够成事的。”
“那老丈可愿意助我”
“这个不急,我家先生之前出门了,许久都不见回来,定有要事缠身,将军眼前的危机,我倒是可以做主帮助一二。”
朱元璋听了老秦头的话,这才放下心中的石头,他现在最困难的就是粮食了,军队在增加,粮食却没有多少,如果再这样下去,他都想打劫那些乡绅了。
第六十章日薄西山
这也是之前老秦头提到粮食之时朱元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应的原因。
在这乱世之中,只要有了粮食,就拥有了人心,地盘,军队,甚至财富。
如果粮食断了,短时间可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时间长了,谁能保证吃不饱饭的军队会不会造反又有谁能保证,那些自己都吃不饱饭兵士会为他们的头领卖命的
“将军别急,如果将军信得过我,可带一百军士先行随我回应天,那里的城隍庙中我藏有一千多担粮食,虽然不多,却也能解将军的燃眉之急。”
老秦头说完,朱元璋原本笑得合不拢的嘴有些呆滞了,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而后再三回想,确认老秦头说的是一千担粮食,而不是其他的。
一千多担粮食虽然也不少了,可是自己如今也有一万多人的军队,这点粮打细算的话也就够一个月吃的,这些还不算分给老百姓的那份,原本以为让他头疼了很久的事情能够解决了,结果却是这样。
朱元璋心里这样想着,脸上却不露声色,依旧挂着笑容,热情却有所减少。
老秦头看穿了他心中的想法,却也不点破。
另外,老秦头想起说这句话是城隍爷似乎嘀咕什么,从他的脸色来看,似乎有些为难。
不过认真说来,张一仙交代这些给老秦头的时候,心中还真有些为难,但是一想到自己刚差点被雷劈起,心中原本不打算干扰历史的心又再次浪了起来。
这一次他不仅要做一些大事,更要将一些话提前告知朱元璋。
在历史上,朱元璋也是差不多在这个时候遇见了一位贤士朱升。
朱元璋佩服他的学识,眼界,以及人生阅历,才开口求教,更是舍得下脸皮,毕恭毕敬。
朱升也不含糊,将自己几十年来对整个历史大观的感悟和分析总结成了九个字。
就是“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句后世人人皆知的话。
而且朱元璋能成为与大汉帝国先祖刘邦一样,从真正的祖宗三辈是贫民的历史变成一个辉煌帝国的开创者,这句话的用起了很大的用。
不仅如此,朱元璋这个人别看他长相憨厚,却有些女人一般心细的感知。
再加上一个十分懂得人情世故的马皇后,能为他卖命的人还真不少。
“将军不必着急,这些粮食足够一月之用,而且一月之后,我家先生也肯定能回来,他定会有办法解决的,如果将军见了我家先生,一定会懂的。”
朱元璋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老秦头在提及自家先生的时候,眼中有些盲目的敬畏和自信。
他不知道老秦头从哪里来的这种近乎信仰的信心。
“也好,咱这就派人跟着老丈回去。”
朱元璋又是一跪,反正礼多人不怪。
这是他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时候学到的,如果那样的环境他不知变通,懂人情世故,他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早就饿死了。
“好,我也许久未回去了。不知将军与我一起还是”
“我这里公务繁忙,一几万人的事情,忙不过来,就让我的结义兄弟徐达陪你去一趟。”
“好。”
又敲定了一番详细的规程,两人这才罢了正事聊起了家常。
一说起地里的活计,朱元璋居然比老秦头还细致几分,这让他有些意外,但是当听到朱元璋一家人都因为元廷为了贡献贵妃的生辰而被赋税活活逼死,自己的哥哥也留下最后的十三颗谷种之时,老秦头心中竟然升起无线感慨。
两人就这样一直道着家里长短,吃过饭,又安排住所之后,朱元璋这才出了县府大衙,一直往西,来到军营驻扎的地方,找到了正在巡视军纪的徐达。
一番商议之后,徐达又从守备凤阳的几千人中挑出一些可靠,又实力不凡的兵士,做足了准备,并且还下了保证这才让朱元璋放下心来。
而就在天际昏黄太阳滑落,与远处的地平线呈一条平行线的时候,一道清晰可见的金黄色光团从天而降,携带着浓厚的龙气从天际慢慢徘徊,最后朝着一个方向笔直落下。
“呜啊,呜啊。”
一道音色响亮的婴孩啼哭之声响起。
豪州城中,一处宽敞的三进大院,一处正房之中,稳婆刚将包裹好的婴儿抱了出来。
房屋之外,一个中年贵妇,以及一个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身旁还站立一个长相端正的青年。
“恭喜大帅,是位孙少爷。”
“哈哈,我儿有后了。去,让管家取些喜钱来,发给家中仆从,另外,再买些好的补品,犒劳犒劳我的好女儿,另外,元璋那边就不忙通知他了,男人嘛总要以事业为重。”
儒雅中年男子一脸喜色,率先接过稳婆手中的婴儿,越看越喜欢。
而侧立一旁的青年看到这一幕脸上的神情一变,显得更加阴郁,眼中神色更是不爽到了极点。
紧接着,豪州城中便传出郭子兴,郭大帅的干女儿生了一个公子的消息,大街小巷之中无人不知。
清楚内情的人对此都是不屑一顾,只有一些与郭子兴交好的将领派人送上一些贺礼也就了事了。
青田山上,一处风景俱佳的望风亭内,一位黑发长须的中年儒士手持半卷论语,看着天边渐渐落下的太阳,手中五指一动,而后眼中灵光一闪,随后更是摇头叹息。
“日薄西山,真是天意啊,龙气漫天,却是在日薄西山之时,这说明这位真龙,有天子相,无天子命啊。”
手持半卷论语的中年儒士叹息了一声,看了看四周的青田山,渐渐走了下去。
而后不久,一袭白衣胜雪,着装轻盈似风,长相倾城的委婉人影低扶亭中,在刚才中年儒士立身之处陶醉的嗅了一口空气,发出一声响道:“刘伯温,迟早有一天我要让你乖乖跟我回去,伺候身前”
这道声音轻柔似风,充满自信,让人不禁生起一地鸡皮疙瘩的是,这音色居然是男人的声音。
说点什么。
第一,在这里统一说一下,有的读者说老梦书中有一些细节性的错误,这可能是存在的。
毕竟,老梦写的是一本书,而不是一篇文章。其次,对于一些神话方面的东西,老梦有着自己的见解,而且我也想呈现给读者们一个不一样的神话传说,就当是借神话背景吧,各位看官可以慢慢看。
再次,老梦是一个新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写书,如果有写得不好的地方,希望读者大大们多在书评区写出来,无论是想法,建议,或者你们期待的故事都可以,老梦都会认真看。
最后,谢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抱拳抱拳
第六十一章剑出
感谢火烈123、楠絮的打赏。
人间战乱纷飞之事依旧顺着历史的潮流继续前行着,不过一些轻微的细节在张一仙的影响下,不仅没有继续,反而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而远离人间的东海龙宫之中,不与天地接触的深海之地上,这座上古遗传下来的龙族护宫大阵依旧如一个玻璃罩子一般将龙宫倒扣其中。
水光荡漾之中,护宫大阵散发的气息沉稳,厚重,就算是大罗金仙修为的至强者施展全力一击也不会在这表面留下丝毫的痕迹。
千万年不变的气息依旧如故,但是此时此刻,它表层的气息却在发生变化,原本表层一道道巴掌厚的流光正在变薄,形成一股实质化的能量流,不断从护宫大阵的四面八方想着中心聚拢而来。
肉眼可见的变化吸引了负责守卫阵基的龙族,他们的脸色也变得凝重,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
护
小说推荐:《我在山中立地成仙》《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比奇屋】《仙子,请听我解释》《买活》《肝到厨神才算开始》【重生小说网】《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大家读】《不正常型月》
梦春一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