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夫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升官发财全都指日可待了,可他连咋回事都没弄明白呢,怎么就成了大唐的民族英雄,擎天一柱了老子灭了东突厥我特么咋不知道我有这本事
啥我跟秦郎中什么关系,我特么压根就不认识他啊也不知是谁传出来的,居然说秦浩是本官的私生子,还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弄得吐谷浑那帮愣货,找皇帝找不着成天堵在自己门口要说法说是徇私,天地良心啊老子生的出这么妖孽的儿子么
吐谷浑使者倒也罢了,关键是自家的婆娘居然也信了,先是挠了个大花脸,后是撒泼打滚的胡搅蛮缠,这都哪跟哪啊
思前想后,唐俭决定买上点礼物,去拜访一下这位最近风头正劲的风言郎中,虽说自己贵为九卿之一,而且四五十岁了,主动拜访一个正六品且还不到十五岁的小子有点跌份,但都这时候了,谁还管的了这个
第一百九十五章质问
当唐俭找到秦浩的时候,秦浩正忙着写剧本呢。
虽说为堂堂的风言郎,剧本这种东西本用不着他亲自写,但奈何下面人写的实在是太差,秦浩自己虽然不是小说家,但好歹也是在金庸古龙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一代,也看了不少的传奇小说,上辈子那工性质甚至让他看了不少的网络小说,还亲自封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品,写本短篇传奇小说还是没问题的。
见是唐俭来了,秦浩十分高兴地道:“哎呀呀,唐大人,什么风把您给吹过来了,我这正写本子呢,来来来,你看看。”
唐俭连句客套话都没来得及说,就见本上六个大字大英雄唐俭传,登时就懵逼了,也顾不得说什么场面话了,连忙看了起来。
嗯。。。。这本子还真挺好看的,讲述的是一个叫唐俭的小男孩,从小家徒四壁,受尽欺辱,但却坚持自强不息,什么凿壁借光啊,悬梁刺股啊,终于得了奇遇,被某个白胡子老头看上后传了本事,逐渐成长为这个时代了不得的大人物之一。
后来国家打仗了,长大之后的唐俭小朋友,为了国家义无反顾地出使去了茫茫塞北,面对傲慢无礼的突厥人,唐俭先生一路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一直在装逼打脸,终于见到了大boss颉利可汗,结果颉利可汗的桀骜不驯彻底惹恼了老唐同志,老唐同志纵横捭阖,忍辱负重,顺手还收了个红颜知己,最后憋了大招舍死给大军创造了机会,将东突厥连根拔起,整了个一人灭一国。
唐俭一口气看了半个多时辰才看完这一本子,不得不说这本子看着真是挺爽的,当然了,论文学性这本子比隋唐英雄传都差的远,更别说跟三国演义相比了,可是爽就够了啊,这本就是要改编成话本戏剧给平头老百姓看的,那帮泥腿子连字都不认识,要个毛的文学性。
至于合理性。。。。哪特么的有合理性啊老子的爹是前隋的戎州刺史,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祖父更是做过宰相,家徒四壁是什么鬼最关键的是,突厥不是要请降的么桀骜不驯的颉利可汗是脑子被驴踢了不成
颤颤巍巍地将本子还给了秦浩,唐俭愣是好半天都没说得出话来,实在是太特么羞耻了。
这是我么应该是吧。。。。他也叫唐俭啊,而且还出使了突厥。
怔怔地愣了一会,唐俭道:“这个。。。。秦小兄弟啊,你是有事想让我帮你办还是咋地啊,如果是为了那几个吐谷浑使者的事,你放心,只要圣人不发话,本官都给你打发了,举手之劳而已,这次若不是你派了裴行俭随行保护,我这条老命能不能活着回来还不知道呢,些许小事我能做的一定不会推辞,只是这本子。。。。这样不好吧。”
秦浩笑道:“唐叔叔客气了,这次若没有唐叔叔,李大总管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出手时机,唐叔叔于大唐是有大功的。”
可是秦浩笑,唐俭却有点笑不出来了,连连道:“我这是恰逢其会,谁去出使那李靖都会动手的,贤侄,你我无冤无仇,你可别捧杀我啊这不是和李靖争功么”
秦浩却不恼,只是淡淡道:“唐叔叔莫非不应该跟李大总管争攻么”
只是轻飘飘一句话,便犹如巨雷一样轰在了唐俭的头顶,一下子就懵了。
秦浩继续道:“李大总管明知道唐叔叔在突厥出使,却悍然发动奇袭,丝毫没有考虑过叔叔的安危,若不是唐叔叔命大,恐怕早已经死于乱军之中了,因此这次李靖大胜,别人很难说他什么,可叔叔您却应该指他鼻子好好骂他一顿,跟他抢一下功怎么了唐叔叔您难道还需要怕李大总管不成”
唐俭乃是从晋阳起义就跟着李渊混的功臣,论资历比李靖还要老,而且他们家与李家是世交,他爷爷跟李昞是哥们,他爹和李渊是哥们,他和李世民年轻的时候也是好哥们,甚至他们家跟长孙家还有姻亲关系,自己又是个文官,李靖就算是军方第一人又能怎么滴。
唐俭好歹也算是半个大佬,有些话不用点透,稍微意思意思他就能懂,只低头想了不大一会,这各中三味就体会出来了。
“贤侄好手段,这件事于圣人,于李靖,于我,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唐叔叔明白了,会配合的,从今以后贤侄就是我自家的子侄,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唐叔叔客气了。”
说完,唐俭扔下拜访时买来的礼物,扭头就走,回到鸿胪寺之后愣是把吐谷浑使者的待遇都给降了,连块肉都不给他们。
秦浩也松了口气,他导演的这场大戏,唐俭乃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万一这主角不配合或是不懂事,这戏非得砸了不可。
只是唐俭这样的政治大佬能明白这事的其中三昧,但那军中粗人恐怕就难了。
这不,唐俭前脚刚走,后脚苏定方和许杰俩人就来了。
这俩货如今就是住在秦浩自己家里,连门房都不用过,也没带啥礼物,直接就把秦浩给堵书房里了。
“秦兄弟,外面那些谣言都是你的手笔吧,不知我们李大总管哪里得罪你了,今天你不给个说法,兄弟都没得做。”
秦浩苦笑不已,只好赶紧请两位哥哥坐了,吩咐下人去泡茶,这才道:“两位哥哥,我就是个六品的小芝麻,人家李大总管这次回来之后那就是我大唐军方第一人,伸两根指头就能捏死我,别说我与李大总管远日无怨近日无仇,就算真有什么过节,我得疯成什么样才会对他出手”
苏定方和许杰面面相觑,这话似乎很有道理,俩货虽然不懂政治,但脑子却是绝对好使的,也知这事有蹊跷,于是齐齐道:“到底怎么回事,弟弟啊,哥哥脑子没你那么多弯弯绕,你可得给我说明白喽,否则我是真糊涂啊。”
秦浩笑道:“怎么说呢。。。。虽然我跟李大总管只有一面之缘,也说不上什么交情,但我一向钦佩他的为人,这才出手相助,我这可不是害他,我这帮他,他已经欠了我一个天大的人情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解释
“帮他你如此诋毁李大总管,却说是在帮他”
秦浩一摊手,特无辜地道:“两位哥哥别诬陷我啊,我什么时候诋毁李大总管了你们看外面那些谣言,有哪句是诋毁李大总管的实不相瞒,有诋毁李大总管的,无心之过的,我的人抓起来打一顿,心存恶意的直接就抓起来了,现如今杜荷和长孙冲那俩小子都已经抓了将近一百人了,正发愁没地方关呢。”
许杰和苏定方面面相觑,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街面上现在有夸李勣的,有夸唐俭的,还有夸他们俩的,就是没有夸李靖的,给人的感觉好像李靖就是挂了个大总管的衔,白捡了个泼天大功一样,但好像确实是没人诋毁李靖啊。
秦浩解释道:“许大哥和苏少都不是外人,我也就索性把话说明白一点吧。”
“这次圣人派了五路大军共同讨伐突厥,虽由李靖大总管节制,但实际上相互之间并不是互相同属的关系,那柴绍和李道宗都是皇亲国戚,而且资历比李靖只高不低,李勣虽不是秦王府旧人,但一直都是圣人的嫡系大将,除了圣人以外谁能稳压他一头为何这次的节制之权委任给了李靖,而不是资历名望都更胜一筹的李孝恭”
“说白了,圣人压根就没打算让这五路大军真的归谁节制,如此圣人虽坐镇京师,但大的战略方向上还是由圣人亲自把控的,这不是圣人心胸小,而是一个合格帝王所必须掌握的帝王心术,毕竟这五路大军已经是我大唐几乎全部的精锐了。”
“在圣人的原本计划中,这次打仗虽然会胜,但一定没想过会胜的这么快,这么大这固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恐怕却也大大出乎了圣人的预料。”
“如果只是小胜一场,洗雪了渭水之耻,教训了突厥的嚣张气焰,待来年春暖花开,天灾过去,我大唐准备就绪,圣人的皇位坐的更稳,圣人必将再次御驾亲征,亲手消灭东突厥这一毒瘤,可如今这事却被李靖给干了。”
“这固然是一天大的好事,但又却确确实实出乎了圣人的预料之外,原本李靖的功绩比之其他几路大军也就是略胜半头而已,可这平定突厥的大功却一口气让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军方第一人,甚至相比之下比之圣人当年的虎牢关大战也不遑多让,五路大军对李靖已经真心倾慕,等李靖带着十万大军和突厥降军回到长安,你觉得圣人会怎么想就算圣人自信,心胸宽广,你要满朝文武又怎么想”
许杰还有些懵,而苏定方却已经明白了,点点头道:“兄弟的意思是,李大总管已经功高震主了。”
秦浩点头道:“是,如今满朝武将,几乎都是当年跟着圣人打天下的,知根知底的老部下,唯有李靖,却是跟着李孝恭打江南的,而且圣人夺嫡之时李靖选择了两不相帮,换句话说,圣人对李靖从来没有过恩义,李靖对圣人也没有过报效,呵呵,恐怕满朝文武中与圣人之间的信任度最低的就是李靖了吧,就连薛万彻这个废太子旧党,圣人对他尚有赦免之恩。”
为啥唐俭和秦浩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因为有些话根本不能说,只能靠悟,就刚刚秦浩说的话,只要传出去,往轻了说是离间圣人与李靖之间的君臣感情,往重了说那就是居心叵测了,所以这套东西他没跟任何人解释过,顶多点拨两句。
能跟许杰苏定方二人把话说这么透,也算是拿他们当家人了。
事实上,原本历史中,李靖的日子过得就挺惨的。
李世民无疑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而且青年时期的他无疑已经自信到接近自负的程度了,十年戎马从未有过败绩的他对自己的军事能力有着无与伦比的自信,并没有真的对李靖怎么样,但满朝文武,尤其是文官和秦王府旧人依旧给了李靖很大的压力。
原本历史上,这时候京城就有了对李靖不利的传言了,说他纵容属下劫掠突厥财帛收买人心什么的,其实这种罪名安在任何一个武将身上都没毛病,手下士兵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仗,你还不允许人家抢俩钱这不扯淡呢么,李世民自己也干过屠城的事。
据说李靖回京之后虽然地位愈加尊贵,但行事却是如履薄冰,家中甚至从来都不敢关上大门,谁要想私下找他聊聊天,他得拿棍子把人打出去,甚至跟媳妇一周行房几次都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以示坦荡赤城。
说真的,这日子过的恐怕也是没什么滋味吧。
苏定方问道:“兄弟这么做,是想要帮李大总管分摊功劳这。。。能行么,就算那些愚民好忽悠,但朝堂之上谁不明白怎么回事,这次灭东突厥,李大总管可是居功至伟啊。”
秦浩笑道:“满朝文武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所谓功高震主,怕的从来不是功劳本身,而是功劳所带来的无上威望,什么是威望说白了就是士兵服不服你,就是千千万万最普通的军中将士,我对李大总管没有任何的诋毁,只是让将士们心中多一些敬仰的对象罢了,如此一来李靖在基层将士心中,自然也就不那么耀眼了。”
“在李靖回来之前,这些谣言会进行整理,还有些鼓吹李道宗的,鼓吹薛万彻的,鼓吹柴绍的,而朝堂之上,唐俭这次算是赚大了,但与之相对的他也要交换一些东西,比如怼李靖,反正以唐俭的情况来看也用不着怕他,时不时的指着鼻子骂李靖一顿,甚至给俩嘴巴,恐怕李靖也不好还手,如此一来不管是在朝还是在野,李靖都有钳制,满朝文武对他的戒心自然也就会小很多,李靖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秦浩说完,一直不开窍的许杰终于弄明白了,一拍大腿道:“哎呀,原来你真是在帮李大总管啊,我就说么,我兄弟不是那样的人,走,咱喝酒去,这次连李孝慈都回来了,你们还没见过面呢吧,咱们叫上这臭小子,平康坊走起。”
第一百九十七章闲聊
李孝慈回来已经好几天了,但秦浩一直都没跟他见过面。
一来是因为自己太忙,忙着制造舆论分摊李靖的功劳,二来则是因为这李孝慈与许杰不同,人家是堂堂小王爷,是皇亲国戚,光是拜见七大姑八大姨就得好几天功夫。
但秦浩有点哭笑不得的是,人家乃是堂堂的小王爷,什么女人家里没有就连突厥那边恐怕也是不缺女人的,估计连颉利的公主都睡过了,上平康坊喝酒算怎么回事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孝慈不无感慨地叹道: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笔趣帝】《惶惶》《替嫁多年后》《无限旅游团》《竞选神明》《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恋上你看书网】《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龙凤猪旅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