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注意到他。
就在双方士兵明晃晃的刺刀开始碰撞的时候,这个年轻的中国士兵向与自己平行着还在往上冲的鬼子扣响了手中的盒子炮。
他这回不是点射,而是将枪平放着,一口气连发打光了枪中所有的子弹。
眼见又有几名鬼子栽倒在了他的枪下,他一手抽出身后的刀,一个虎扑,就将一个刚刚转过身枪尚未端平的鬼子砍翻在地。
这个年轻士兵的出现毫无疑问地扰乱了鬼子的阵脚,冲在前面的鬼子被身后突然出现的情况弄得分了神,两军对垒一心岂能二用
在就鬼子分神的刹那,又有几名日军被刺倒,一时间中方士气大振,呼喊着向日军压来。
但日军毕竟是训练有素的,很快从慌乱中摆脱出来。
大多数日军与冲出阵地的中国士兵混战在一起,后面的几个鬼子扭转身子,来围攻那个出人意料的年轻士兵。
那士兵虽然以少敌众,却并不害怕,上前一步,向两名自己前方端着步枪的两名鬼子一刀横斩而去。
照理说枪长刀短,在拼距离上三八式步枪无疑是占优势的,但这个年轻士兵出手太快了。
两名日军还未把枪端平发力,中国士兵的刀却已经先到了。
两名日军也是拼刺好手,只是往后退了半步,离开刀锋的范围,然后不约而同地举枪向那中国士兵来了个突刺。
那士兵对于躲开他一刀的对手早有预料,却倏地一转身,仿佛脑后长了眼睛一般,一探左手已经抓住了从身后刺来的一枪。
他身子向前一纵,右手刀落,一名从他身后偷袭的鬼子就已经身首异处。
而他在这一纵之间,正好避过了刚才那两名日军的突刺。
他再转身之际,一脚扫在他身后力气用尽正欲收回的一把刺刀侧面上,那持枪的日军不由的身子一晃。
这士兵猛地向前一蹿,刀随人进,一刀正切在鬼子的面门上。
刀锋凌利,虽然用力不大,但那刀已是入骨三分,这名日军哇地怪叫一声,弃枪捂脸蹲在了地上。
红色的血从刀口处喷涌而出,直接糊住了眼睛,看样子纵是不死也已失去战斗力了。
这士兵收刀之际,另外一名鬼子的刺刀又至。
但见他刀背向上一扬,正荡开了那突刺过来的枪,在与那枪碰撞之后崩回,手腕一用力,那刀正斩在已经门户大开的日兵脖子上。
一股侵略者的血浆如同喷泉一样射了出来,足有一尺多高,显然是颈动脉被砍断了。
于是这个日兵撒手弃枪仰面便倒。
一顿混战之后,随着最后一名日本军曹被三把刺刀刺倒,所有穿着黄色军装的日军都已倒在了近在咫尺的阵地前,与第一次时攻时完全一样,又全都“碎”。
几十名中国士兵用各种各样的姿态肃立在阵地上,有持枪而立的,有从地上刚刚爬起的,有还在用手把已经流出到体外的肠子塞回腹部的,但此时他们都已从拼杀的情绪中摆脱出来,用一种无比敬佩的眼神看着他们下方的那个年轻的中国士兵。
这个士兵背对着大家站着,手里拿着一把刀斜指向地面。
那刀与部队传统所用的大刀片并不一样,刀身细长,刀锋在阳光下闪着寒芒,正有侵略者的血顺着刀上的血槽滴在了土地上。
此时在众人眼中,那原本身材单细的印象已经被这场白刃战抛到了九宵云外,那士兵分明是一个杀神一个专杀小鬼子的杀神
一个军官打破了沉默,他将手中的步枪扔给身边的一个士兵,走到了这个年轻士兵前,说道:“小山子,累了吧,下去歇歇。”
那个年轻士兵回过头来,咧嘴笑了,那一笑杀意全无,那一笑云淡风情,还带着点年轻人的羞涩。
顿时原本在众人眼中杀神的影像再也不见了,却转而深深地印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中。
“看看人家霍小山,你看看人家才多大,下回再拼刺刀时都学学他,别一副死爹死娘的熊样”马连财对新兵们怒骂着。
此时新兵已经从恐惧中摆脱出来,那个被马连财在日军刺刀下救下来的士兵用敬畏的神眼看着霍小山,也同时为自己的表现感觉到羞愧,他更记住了看样子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一两岁的但特别能杀鬼子的老兵,记住了他的名字叫霍小山。。
正文第一三八章阻击与狙击
其实,能够有惊无险地打退日军的第二次进攻,靠的是马连财霍小山和那些老兵们的提前防范。
在击退了鬼子第一次进攻后,马连财霍小山和一些老兵就聚在一起研究如何应对日军下一次的进攻,他们就预料到日军很有可能派坦克助战。
鉴于阵地的纵深过浅,如果任由鬼子的坦克冲破防线而又无法切断日军步兵与坦克的联系,那么阵地肯定是守不住的。
他们就想出了将重机枪与适量轻机枪置于两翼,直到鬼子步兵基本暴露在侧翼的枪口下时再压制步兵,炸掉坦克,进行白刃战。
这种设想无疑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但这却也是被动防御情况下所能采取的唯一主动措施。
其实,日军的98坦克的装甲只有10厚,大点的山炮就可以干掉它,就是用中正式步枪装上钢芯弹也一样可以击穿它,这在当时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但这都是马后炮,都是后人总结出来的,而当时贫弱的中国士兵们见到了这个并不大的钢铁怪物却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何况霍小山他们连迫击炮也没有一门更不要提钢芯弹了。
他们所采用的自然是得自于淞沪老兵们的经验,那就是利用坦克在关上观察窗后视野受限,让爆破手接近用集束手榴弹炸断它的履带,再用手枪击毙必须要打开观察窗观看情况的鬼子。
霍小山在阵地战开始前向鬼子打冷枪的时候,就已经仔细观察过坦克,所以就完美地执行了大家的设想。
虽然过程很惊险,但终于成功了,坦克与步兵之间的联系也被切割了,靠着白刃战最终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只是所有人都不清楚,下一轮进攻的日军是否会派出更多的坦克,这也成了守军们最大的担心。
而同时还有一个坏消息,唯一的一挺重机枪终于被日军坦克打坏了,去领取另外一挺重机枪的沈冲和几个士兵又被日军的进攻阻隔了,这样就失去了对日军的远程威胁。
上一次放开中间,用重火力从两翼压制步兵切断坦克与步兵联系的方法肯定是用不了了,就是能用,有了防备的日军也会第一时间用掷弹筒压制住了中队的火力,所以这个办法肯定是不行了,至于士兵的伤亡达到了五十多人,目前还可以忍受。
马连财霍小山和粪球子一样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几个老兵又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应对日军的第三拨进攻。
办法想了好几个,但却又都不理想,毕竟这是阵地战,阵地纵深又浅,没有过多的回旋余地,最后还是马连财拍板,那就打冷枪吧,从鬼子露面开始就打冷枪,迫不得已时再硬扛。
如果鬼子有坦克甚至增加了坦克的数量,那就只能如同打退日军第一次进攻时那样,阵地上留观察哨,大部分人进反斜面工事,等鬼子冲到近前了再炸坦克与步兵白刃战。
硬扛日军进攻那是不得已的办法,而在时下抗日正面战场上,绝大多数中队所采用的办法,这也就意味着,守军肯定会在火力上完全占优势的日军进攻下,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要么全部崩溃,要么全部牺牲。
说干就干,在日军进攻的间隙里,士兵们开始在已经不成样子的工事后,尤其是直接暴露在日军视线里的地方,抢挖一条交通壕。
还有士兵在比较高的工事废墟后挖起了散兵坑,与此同时又有人把压完子弹的步枪,选择相对隐蔽的地方摆放妥当。
在工事废墟后,敌人视线能看到的地方,挖交通壕,这是便于打冷枪之后及时转移,防止被日军的特等射手和重火力盯上,挖散兵坑是防炮的。
霍小山,马连财,以及其余十来个枪法打的比较准的士兵就是这次打冷枪的主角。
同时阵地上还安排了二十来个士兵,他们有两个用。
一个是抓空放一枪,起吸引敌人的注意掩护霍小山他们冷枪手的用。
而另一个用则是马连财命令的,那就是要求他们始终要保持有一个人跟在霍小山后面,除了帮压子弹,在关键时刻就是宁可自己死也要保护好霍小山。
至于马连财的第二个安排,霍小山当时就明确表示拒绝,但马连财则以连长的身份无视了霍小山的抗议。
毕竟,霍小山在这种阵地防御用中太重要了,射击频率奇快,举枪必中,是杀伤日军有生力量的绝对主力。
日军并未给他们太多的准备时间,当他们所挖的交通壕有的只有半米多深的时候,新的一轮炮击又开始了,于是大多数的士兵又撤回到了反斜面工事里,阵地上只留下最早安排的人员。
掷弹咝咝而来在阵地上轰然而响,重机枪子弹打得工事废墟上石屑乱飞,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回进攻并没有派坦克来,而实际进攻的队伍依然是一个小队,更准确的说法是负责正面进攻的日军中队所剩下的唯一的小队。
日军的指挥官认为在一个非主要阵地上投入太多的军队不值得,而对于该中队的伤亡了一百多名士兵而未拿下一个并不起眼的侧翼阵地深感不满。
对该中队长大加申斥,竟不给他投入坦克,而命令他们用自己所剩余的兵力去拿下支那部队的阵地,以捍卫大日本皇军的尊严。
这也让这个也许是抗战开始以来最倒霉的中队长很是急火攻心
日军侧翼阵地没有迫击炮之类的武器,兵力都是在二百米外的一个高岗后后发起进攻的。
但对于守方讲,好在这二百来米的地形是一马平川,近百米宽的防守阵地,日军重机枪掷弹筒能压制这个点,却压制不住另外一个点,火力压制总有缺失的地方。
被烟尘笼罩的防守阵地上,霍小山将枪架在一块残破的混凝土后,在日军火力转向别的地方时,看到进攻的日军已经过了,出现在自己的视野里。
咦,这拨日军怎么显得与前两拨不一样呢,霍小山又仔细看了一眼,才发现这拨日军竟然没有戴钢盔,竟然脑袋上都系了个白布条。
日军这种白布条霍小山是见过的,他在天津打擂台时就见过有日本武士头上系过,前面还有一个圆膏药,霍小山知道那是日本人的国旗,可这是为什么。
正文第一三九章阻击与狙击2
霍小山想不明白,这也怪不得霍小山,他又哪能知道这是日军指挥官是让这个中队长用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一洗伤亡惨重却没有拿下阵地的耻辱呢
在霍小山的眼里看来那些日军无疑是怪异的,他们疯狂的歇斯底里的,一个个高喊着,并不如同前两拨那样只有到近处才发起冲锋,而是才出发就挺着腰板全力向自己阵地这面冲着。
小山明白他们喊的是万岁的意思,却想不明白这些日军为何如此疯狂,管他呢,在伏身避开二十多米远一颗爆炸的掷弹后,霍小山扣响了扳机,冲在最前面的一名日军应声而倒。
随着霍小山这一枪的打响,阵地上也开始响起了一片枪声。
枪声并不是很激烈。
步枪声稀稀落落的,虽然有两挺轻机枪在叫着,却总是打着短点射,因为打几下就得换一下地方,否则就算是轻机枪也同样会被鬼子的掷弹筒盯上,一发掷弹下来,保证就落在刚才打枪的地方。
不得不承认,日军的单兵素质绝不是吹出来的。但是,枪声虽然并不密集,但防御阵地上枪响之时,总是有几个鬼子被打倒在进攻的路上,轰轰的掷弹竟然压制不住。
工事废墟后,霍小山已经开始在那条战壕里飞快地游弋着射击着。
游弋时动若脱兔,有时端枪疾跑,有时还要在从那尚未齐腰的战壕里低身而过,有时还要在工事后匍匐前进。
射击时静若处子,表尺,准星,远处的比黄豆粒大不了多少的鬼子,三点一线,在举枪的刹那,霍小山黑色的眸子在战火中闪亮着专注的神彩,抑止住因为运动而加剧的心跳,屏住呼吸,冷静击发。
不可否认,霍小山在射击上是有天赋的,但为射击要领上是有一些共性的要求的。
这种剧烈运动后的静止射击就要求射手的心肺功能要好,这样才能射击时憋住一口气。
而且不管射击的姿势无论是站卧蹲立,但在举枪射击的刹那,所有的肢体动都是定型的,这样才能保证射击的
小说推荐:《斗破之我为雷帝》《我!清理员!》【小说书包】《国医》【美艺言情小说书馆】《赤心巡天》《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斗罗:七杀惊绝世》《重开吧!蜘蛛侠!》《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