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春秋苦旅》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
定要符合人性。社会是人与人的组合,社会、国家不能凌驾于人之上。所以站在迎合社会管理的角度上管理社会、国家,是偏颇的。只有站在个体人的角度上、人性的角度上,先来管理人,再组合成社会、国家,才是正确的。
就跟做饭一样,得先有米有菜有料,然后才能加工成美味可口的饭食。你连米、菜、料甚至是烂米、坏菜都没有,怎么可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饭食呢
站在迎合管理社会的角度来管理社会、国家,要求别人如何如何,幻想能构建未来社会的美好,就等于是:你连米、菜、料甚至是烂米、坏菜都没有,你怎么可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饭食呢
先把还没有做出来的饭食想象得如何美味可口,结果连米、菜、料等都凑不齐,甚至都没有,又哪里来的美味可口的饭食呢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地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地人。个体的人就好像米、菜、料,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个体的人都不服你管理,是不是就像没有一样。没有人服你管,是不是就像没有米、菜、料一样你连米、菜、料甚至是烂米、坏菜都没有,你怎么可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饭食呢
所以说站在迎合社会管理的角度上来管理社会、国家,立场、角度就偏颇了,就办不好事,就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食。哪怕你把未来描述得再诱人,都只能骗骗那些没有脑子的人。
道家始祖老子的意思是,要站在个体人的角度上、站在人性的角度上,站在生存的角度上,先解决人的思想,让人们有一个正确地人生观。然后才能把一个个个体的人组合成团体、国家。
总之一条要给别人一定地生存空间,给别人一条生路。不能保障别人生存,别人就不会听你的。
道家始祖老子的意思是:周制、周礼,也就是法律法规、道德标准什么地,是需要的。但是只有在盛世的时候,世人才自觉遵守周制、周礼,也就是法律法规、道德标准什么地。在乱世的时候,你打死别人别人都不会遵守。
在乱世的时候,世人遵守的是生存法则,怎么有利于生存就怎么生活。
那么如何拯救乱世呢
道家始祖老子的意思是:要教育世人认清自己,认清人、人的本质。认清世界的来源、人类的来源。明白人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
还有针对目前社会状况,他提出了效仿自然。
如何才能让世人效仿自然呢
老子提出了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理论核心、根本。
老子是第二次给周景王讲道,也是第二次给方基石讲道,也是他第三次讲道。
周景王听了老子的讲道,很是感触,不住地点头。
方基石听了老子的讲道,也是感触很多。
他是从两千多年后穿越过来的,是一个深受儒家影响的人。不同于周景王,也不同于老子。因为在当时孔子的儒家思想还没有形成,不还没有开始。
听了老子的讲道,他好像明白了一些:道家是人生哲学,是终极哲学,解决了人的根本问题。而儒家,只是一个治世哲学。儒家停留在个人修养,迎合社会管理的层面上。儒家修身的目的是为了迎合社会管理,而不是人自己。
克己复礼,就这意思。克制自己,迎合社会,迎合周制、周礼。认为世人都像自己一样,这个社会就美好了。说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可实际上是梦想、空想,没有解决眼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却幻想着未来的美好。还有儒家根本没有考虑到:世人都不是你,都不像你。
你可以克己复礼,而别人却无法做到。
你可以为了迎合社会管理而苦了自己,但别人却无法做到,人性的本能却无法做到。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活下去,为什么要迎合社会管理而克己复礼呢是不是
你认为克己复礼之后社会就变得美好,而世人认为:那个美好世界是看不见的将来才有的,而无法解决我眼前的现实。现在我们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活下去。
道家与儒家并不冲突,相反相辅相成。道家治人,然后用儒家的那一套去治世,规范世人的行为,让世人有一个遵守的标准。
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就是:道家从道德思想人生观的角度来教育世人,而儒家是从律法的角度来规范世人的行为。
道家教导我们明白人生,然后寻找适合的方式去生活。而儒家则是运用各种具体的行为标准来规范世人的行为。所以如果儒家拘泥于律法,一味地迎合社会管理的需要去规范、约束世人,而忽略或者是抛弃道家哲学思想人生观这个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老子思想并不是要求世人“无为”,而是要世人效仿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向其他物学习。
老子第二篇上面说:万物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表面上无为、不居功,自然而然,无私奉献,最后却成就了功名。所以人要学习之。
第191章周景王封老子为大国师
听老子讲道,不知不觉间到了下午。
方基石的肚子早就饿了,他还是昨天中午吃的饭。可他又不能打断老子的讲道提出吃饭。再则这里是皇宫,是在大周天子周景王的书房里,就是想吃饭也没有饭吃。
其实老子也早就饿了。可他正在讲道,为了把一个问题讲清楚,他就是停不下来。再则这里是皇宫,哪里有臣子向主上提出要吃饭的
找天子要饭吃,那也是大不敬。
大周天子周景王也一样,他的肚子也早就饿了。可他听得认真,也不想让老子停下来。所以也只能忍了。
身边那些服侍的小监们,他们倒是按照正常的规矩上下班,倒是一个个都吃了。只有大监等侍奉在天子身边的人,没有敢擅自离开独自去吃饭。
他们的职责是侍奉天子,没有天子的允许是不敢离开的。再则天子都没有吃饭,你一个奴才就是再饿也不能吃饭。不过他们见大周天子都能坚持,也只得忍着肚子饿,用心地听道了。
听老子讲道,能明白人生大道理,不知不觉间,大监等人也忘记了饿。
听完老子讲道,周景王说道:“怪不得你要讲道了,原来道是世间万物的总源,人来源于天地之间,而天地来源于道。你解决了人的来源问题,解决了天地的来源问题。听了你的道,寡人想问一下那我们以后是祭祀天地神灵呢还是祭祀道呢”
“都可以祭,也都可以不祭”老子点头答道。
“此话怎讲”
老子笑道:“祭祀只是一种寄托和敬畏,所以可祭可不祭。寄托或者是敬畏,都表示我们的内心不自信。如果我们把祭祀当成一种习俗的话,是可以的还有世人大多不自信,对神灵和未知产生敬畏,进行祭祀后,心里就平衡了,就没有了畏惧感,对未来寄托了希望。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讲,祭祀还是需要的。”
“嗯那寡人按照祖制来举行国祭,是必须地了好嗯经你这么一说,寡人明白了嗯阿你们不饿啊寡人倒是饿了大监吩咐下去,准备饭食嘿嘿嘿嘿嘿”
周景王说着,不由地笑了起来。
这都什么时辰了这还用说你不说吃饭,有谁敢说吃饭
“是主上”大监答应一声,赶紧去准备饭食。
“哪里不饿我早就饿了主上李耳有罪李耳一说起道来,就没完没了,收不住啊”老子拱手谢罪道。
“哪里哪里爱卿李耳寡人也一样听你讲道,寡人都停不下来你哪里有罪了你是功臣不你是天下子民的福星天下人有你,就是福祉李耳寡人要给你一个特权你”
周景王用手指了老子一下,认真说道:“你以后不光要给太子和小王子当老师,你还要给天下人当老师李耳”
“在”老子赶紧离开席位,准备上前磕头谢恩。结果由于长时间坐在那里,腿脚有些麻木,差点跌倒了。
“李耳有罪李耳有罪”
“免了李耳你和寡人是什么关系是兄弟的关系是师生的关系不要动不动就下跪免了以后不要动不动就下跪要是再这样寡人就降你罪了”
老子一听,赶紧又要谢恩。见周景王笑着朝他摆手,只得算了。
坐回到席位上,朝着周景王看着,老子认真地说道:“主上君臣之礼还是需要的,只要不流于形势就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君臣之礼还不没有君与臣之分这个世界,还是需要规矩地格物致知,人与物一样,各不相同。君就是君,臣就臣所以君臣之礼是需要的”
周景王打断道:“繁文缛节就免了”
“谢主上”
“李耳爱卿兄弟”周景王朝着老子招着手说道:“你不光要做太子的老师,做小王子老师,寡人我我姬贵也是你的学生你是寡人的良师益友”
“主上”老子一副诚惶诚恐地样子,正要上前下跪磕头,却又被周景王挥手给阻止了。
“你不仅要做寡人我姬贵的老师,你还要做天下人的老师寡人准你开坛讲道,将你的道和你的道理讲给天下人听寡人封你为大国师先给寡人以及皇家讲道,再给寡人的臣子们讲道,然后再给天下人讲道”
“主上”
老子一副诚惶诚恐地样子,又要上前下跪磕头,却又被周景王挥手给阻止了。
“主上李耳才疏学浅李耳的道,在理论上还没有成熟,还不敢公开讲道啊主上”
周景王挥舞了一下手臂,坚持道:“就以你刚才对寡人讲的那些,就很完美了李耳不要谦虚不要犹豫就刚才对寡人讲的,就很好理论上很完善,也很连贯。
再则边讲边总结嘛是不是
你的理论不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让大家评说一下,怎么完善啊你认为完善,那不是完善也不一定就完善,大家认为完善才是真的完善。你认为不完善,但我们认为完善,大家都认为完善,那就是完善”
“对对对实践出真知”方基石也在一边拱手插话道。
“好”周景王喝彩道:“对实践出真知李耳寡人赐你大国师为寡人讲道,为天下人讲道。”
“主上主上”老子再也坐不住了,连滚带爬地离开席位,来到周景王的案几前,趴在地面上磕头不止。
“主上李耳无才李耳无才李耳心里不安李耳怕自己做不好主上李耳研究道学多年,一切不敢公布于世,就是因为李耳自知自己才德不够,无法参悟道理,才犹豫不决。今遇鲁国大神,得知两千多年后李耳的,才悟道的啊主上李耳恐慌,怕李耳的道学经不起考验啊主上”
“哦”周景王一听,把视线转向方基石,似乎在询问:李耳说的是真的
第192章御赐护法大将军
“回主上那也是老子留传下来的啊主上臣下只是带来了两千多年后留传下来的,可这本书毕竟是老子他写的啊”方基石拱手说道。
“是啊”周景王点点头,表示赞同。
“回主上”老子磕了一个头,说道:“要是不鲁国大神带来了两千多年后的,李耳是写不出完整的文章的啊主上李耳研究了这么多年,就是想写出一本书,奉献给主上。可是早已卡住了,写不下去了,理不顺。得到两千多年后的后,李耳才感悟到了一些。但李耳还是没有完全参悟透彻啊主上”
“起来吧起来吧爱卿李耳唉你啊你让寡人怎么称呼你起来这又没有外人,你那么多礼节干吗烦不烦坐下来说话”
周景王又朝着跪在下面的老子挥舞着手臂,脸上又生气又是埋怨又是爱惜。
在老子面前,他真的一点天子的架子都没有,完全把他当成知己。可老子就是要遵守礼节,把他当成天子,行君臣之礼,这让他觉得很不自在。
他“寡人、寡人”不离口,是因为平时自称“寡人”习惯了,一时改不了口。
在公开场合,在朝堂之上,还是必须走程序的,做个天子的样子。
老子爬起来坐回到席位上,还是那一副诚惶诚恐地样子。
“不管怎么说这本书是你写出来的只是鲁国大神带来了两千多年后的书,让你茅塞顿开了。就算没有,你不一样参悟出来了是不是要不然两千多年后哪里有这本书呢”周景王解释道。
“是啊老子先生不管怎么说,这本书都是你写的啊”方基石也在一边说道。
老子听周景王与方基石都这么解释,心里才好受多了。说真的要不是方基石给他背诵了两千多年后的,他还真的“卡文”了,遇到瓶颈写不出来了。
“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寡人知道李耳你就不要再多虑了放心大胆地去讲道吧任何理论都是需要实践的对大神说得对实践出真知,实践吧真理是需要检验的你不拿出来检验,谁知道啊是不是”周景王语重心长地说道。
“是主上谢主上”老子又是拱手行礼。
“寡人已经意识到了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对有
我说那个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